宁德生活圈

网站首页 科技 > 正文

岳阳楼记教案板书设计(岳阳楼记教案)

2022-10-02 09:56:34 科技 来源:
导读 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岳阳楼记教案板书设计,岳阳楼记教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一、素质教

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岳阳楼记教案板书设计,岳阳楼记教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领会全文大意,并从写作特点上把握全书的思路。

2、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警句的作用。

3、3.领会文中骈散结合的句法。

4、(=)能力训练点首先抓住朗读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注意字音正确,停顿合理,注意语调高低抑扬,把握记诵的思路,以达到顺畅地背诵全文的目的。

5、在反复诵读中,要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细细品味语言文字的美感。

6、(三)德育渗透点深刻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7、(四)美育渗透点全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结构艺术及古仁人高尚的人格魅力。

8、二、学法引导《岳阳楼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古代散文佳作。

9、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录像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10、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

11、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正确理解难词、难句,可以通过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

12、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来完成。

13、语言文字的美感,宜在反复诵读中体会。

14、警句的深刻内涵,宜在教师适当补充背景知识下理解。

15、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应该如何评价,是学习的一个疑点,宜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作者所处的特定社会阶段,进行正确地分析。

16、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影碟机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自学文章,理解难词、难句,领会文意。

17、2.学生结合听范读,看碟片和自由诵读,一边领略岳阳楼美景,一边感受本文语句错落有致,富于音乐美的特点。

18、3.教师设计讨论题,在边读边议中领会文章主旨及作品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19、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写作动机。

20、2.感受本文语言美的特点。

21、3.理解2节文意。

22、’(二)整体感知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

23、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今江苏吴县)人,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24、仁宗时,曾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25、他主张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

26、但这些改革多少触犯了大官僚地主的利益,以致推行不久便告失败,他也被贬官外放。

27、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是唐代张说(yue4)建的。

28、《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贬居邓州(今河南邓县一带)时,应好友滕子京的请求写一篇散文。

29、其时,滕子京重修是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悚(曲)篆额(用篆字书写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30、<岳阳楼记》先略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一事,交代作记缘由,然后着力描写“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览物之情。

31、(或“喜”或“悲”),由此直接过渡到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32、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表达了不向旧势力妥协的决心,并以此来勉励友人,警策自己。

33、(三)教学过程1.导人新课,放“岳阳楼胜景”录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34、2.指导朗读。

35、听录音,要求注意字音、停顿和语调的高低抑扬。

36、3.教师强调读骈句的一般规律,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本文语句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极富音乐美的特点。

37、‘完成课后练习二。

38、在复习骈句知识之后,强调读骈句的规律。

39、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名,骈句以外,统称散句。

40、读骈句。

41、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42、其余按意义划分节奏。

43、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必须有稍长的停顿。

44、4.对照注释,运用工具书,理解2节文意。

45、着重理解下列语句:(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6、(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7、(3)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48、(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9、5.概括两节大意,理解它们在全篇中的作用。

50、(四)总结、拓晨本节课,着重体会了本文语言的骈散结合、凝练形象有特点。

51、为加深认识,可以通过完成课后练习四,体会文章遣词用字的妙处。

52、1.洞庭湖本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易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并领会到洞庭湖气吞山河的壮阔景象。

53、形成一幅生动的画图。

54、波澜也是无生命之物,用“惊”则易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

55、并领会“春和景明”的平和气氛。

56、2.说洞庭湖“气象万千”,可联系上文“衔远山……朝晖夕阳”,领会到景物变化无穷之意。

57、3.“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虚写,宜理解为登楼者在特定氛围中所产生的幻觉。

58、既渲染出环境的恶劣。

59、又烘托人物的悲凉心情,可使学生进一步领会“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意思。

60、在理解文中难词难句,体会全文大意的基础上,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进一步领会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61、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62、1.文中哪些段落以骈句为主?哪些段落有较多的散句?2.本文在什么情况下多用骈句?在什么情况下多用散句?3.纯用骈句的语段和骈散结合的语段在朗读时会产生哪些不同的语言效果?小结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

63、散句,是相对于骈句而言,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64、一般地说,一篇文章中仅用几个骈句,算不得“骈散结合”,必须使骈句达到一定的数量,才可以算得。

65、本文首段全用散句,写岳阳楼“大观”,起结均用散句而中间写景则。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